
配资开户流程
日前,在第二十七届高交会现场,《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在全球城市产业创新前十强中,亚洲城市占据6席,深圳、北京、上海分列第二、第五、第九位。
《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行业研究院)与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编制,通过对全球27个主要创新城市的系统评估,从产业创新环境、投入、产出和绩效四个维度,呈现全球产业创新城市动态图谱。
《报告》显示,全球产业创新顶尖城市竞争已至“白热化”。东京以46.84分居榜首,深圳以46.79分紧随其后,纽约(46.72分)和旧金山(46.11分)则分列第三、四位。这四座城市以极其接近的综合得分构成全球产业创新的“第一梯队”。
“深圳的卓越表现,代表了中国城市在应用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上的全球领先水平。”《报告》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创新,而非单纯的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城市乃至国家经济崛起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作为市场牵引型创新的典范,深圳在ICT产品出口占比(41.3%,全球第一)、PCT专利申请量(6463件,全球第二)和劳动力年龄人口占比(79.53%,全球第一)等方面表现抢眼。
值得关注的是,亚洲城市在产业创新领域实现集体性突破。在全球产业创新前十强中,亚洲城市占据了6席,包括东京(第1)、深圳(第2)、北京(第5)、首尔(第6)、新加坡(第8)和上海(第9)。
“这一变化具有深远意义。”陈宪解读道,“亚洲创新城市群的崛起,不仅是经济总量的赶超,更是创新能力的质变。由此证明,通过构建高效的产业创新体系,完全可以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领先地位,甚至定义新的创新范式和产业范式。”
深圳的未来发展是《报告》重点关注议题之一。《报告》认为,深圳的快速发展源于其市场需求直接牵引技术攻关,形成了快速试错、迭代升级的创新节奏。但《报告》也发现深圳在创新投入,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和高端创新平台(如孵化器、加速器)数量上,与顶尖城市仍有差距。
陈宪建议,深圳应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及创新生态建设和优化两大核心,在强化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提升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等基础领域进行长期性战略投入,补齐创新链短板,从而实现从应用创新高地向原始创新策源地的跨越。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崔璨配资开户流程
配资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